冬季養生
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四季調神大論》上說:“冬三月,此謂閉藏,水凍地坼,無擾乎陽,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。”就是要求人們在冬季要早睡晚起,不熬夜不睡懶覺,因為充足的睡眠能夠讓人陽氣潛藏,陰精蓄積。勞動時也不要攪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,“冬時天地氣閉,血氣伏藏,人不可勞作汗出,發泄陽氣”
冬天天氣干燥,又加之現在家庭都使用各種各樣的取暖器,相對濕度就大大降低。干燥的空氣,會使皇咽、氣管、支氣管黏膜脫水,使其彈性降低,黏液分泌減少,纖毛運動減弱,容易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。干燥的空氣還容易讓表皮細胞脫水,皮脂腺分泌減少,導致皮膚粗糙起皺甚至干裂,所以冬季一定注意空氣的保濕。科學研究證明,人生活在相對濕度為40%-60%,濕度指數為50-60的環境中最為舒適。為了保證室內有一個適宜的相對濕度,我們不妨在室內養養金魚,種種水仙,既增加了生活的情趣、美化了生活的環境,又增加了室內的相對濕度,起到頤養身心的保健作用。
除保證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外,還要保證室內空氣的相對流通,這個流通不是通透,一般只打開朝南的窗子即可。通風可以使室外的新鮮空氣經常流入,減少室內污濁空氣的產生,減少病菌的滋生。如果室內密封太嚴,會讓二氧化碳的含量超過人的正常需要量, 引起頭痛, 脈搏緩慢,血壓升高等情況,嚴重的還會出現意志喪失等癥狀, 影響人的身體健康。
冬天還要進行日光浴,在外面曬曬太陽,這種“負日之暄”不但是一種享受,還起到壯人陽氣、溫通經脈的作用。還有每天晚上睡前要用溫水泡洗雙腳,既除去了污垢,又御寒保暖,還能補腎強身、解除疲勞、促進睡眠、延緩衰老、防治感冒以及冠心病、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。如果用甘草、元胡煎劑泡腳,還可以防治凍瘡,煅牡蠣、大黃、地膚子、蛇床子煎洗,可治療足癬,用白果樹葉煎洗, 可以治療小兒腹瀉等。